提到双减,其实我内心是非常抵触的。可能是不安于现状,也可能是想有个更美好的未来!可这一个双减的政策,基本上就是给灭了这一丢丢的念想。
我对双减的理解是,你的家庭现在处于什么状态,你的孩子现在学习的能力,基本就决定了你们的未来!这也不是什么危言耸听,除非父母和孩子都付出极大的努力,否则很难再通过什么后天的努力去弥补,教培都给你堵了,就凭你肚子里的那三两墨水,你教个der啊!何况,不都在呐喊这“快乐教育”吗!
一个学期那么多门课程,时间就那么4~5个月,除去节假日,平均下来每门课有多长的授课时间?在这个基础上还要给孩子减负,讲究素质教育、快乐教育。还是那句话,如果你家孩子不是天生聪慧,不是学习能力很强的话,那就注定会被划分在“另一波”了,你就整天的跟孩子快乐教育吧😂因为你连给孩子报补习班的机会都没有了。
说到这里可能有些家长会说,那孩子放学回家了家长可以辅导孩子学习呀!那么问题来了,父母有文化还行,那父母也什么都不会怎么办?你能保证孩子的作业你都会?会是一回事儿,最主要的是你的教会孩子去理解,而不是直接告诉他答案。作为一个80后来说,现在孩子的作业真比我们小时候难了很多。其二是绝大多数人也都是头一回当爹娘,也不是从事教育工作,你怎么能确定孩子回家你就能把他教育好了?作为家长有时候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!他们可能做的最多的就是,让孩子吃饱穿暖了,教他怎么做人(生怕孩子反问“你不也才混成这样!”😥)!其三,也是最重要的,仔细思考一件事情,都双减了,孩子放学回家后家长还要这么给孩子补习,你们这不是自相矛盾吗?国家已经给孩子们“双减”了,往大了说,你这不是在跟国家作对么?😂
对于我们小老百姓来说,也不要把自己位置一下子提那么高,俗话说“没有皇上的命,就别操皇上的心。”你是什么阶层的人,你就操好自己的心就行了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不少家长的解读是为了宏观调控,是为了加剧两极分化,天才去上大学,平庸的就去中专技校去工厂吧,毕竟社会上还是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嘛!可我认为,双减只能实锤了是我刚才所说,“你是什么命,就操什么心。”。
生活富裕的人会受到双减政策的影响吗?并不会,即便培训班都关门了,但他们可以聘请有能力的老师来家里教学,对他们来说这并不是什么难事儿。学习好的学生会受到双减政策的影响吗?也并不会,他们已经养成了很好的学习习惯。双减政策只是剥夺了中下层学生的求知欲,要么反应慢一点的,要么家里条件差一点的,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。抛开国家调控,否则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停止教培行业难道不是一种懒政的方式吗?作为家长和孩子,不可以选择享受更多教育资源的权力?
古人云“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。”即使减负,即使快乐教育,那也是需要很多方面配合才能完成的。不是说给你家孩子减轻负担,咱开心快乐就行了。难道让孩子等长大步入社会后,再去领略现实社会的残酷?即便去工厂当个技工、去农村田野种地,有文化和没文化,一样吗?
这段时间孩子的学习成绩出了点问题,我也很焦虑,自认为很聪明的我也算是黔驴技穷了,此时此刻我是多么想找个网课或者线下的辅导班给孩子补习补习,可是没有!但孩子学习就卡在哪里你怎么办?指望老师一对一辅导?班里60个小朋友呢,老师能顾得过来吗?我明白孩子也很想学,他也有强烈的求知欲,可奈何为父无能不能满足啊!
有时候不得不承认,八零后还真的是很苦呢,啥都被八零后赶上了。“双减”孩子是减了,可父母的压力却增加的更多了!教培行业如果不恢复,如果你不想安于现状,那么你白天工作完之后,回家就耐心的陪孩子一起学习吧。除了当一名孩子的好父亲外,你还要努力当一名优秀的家庭教师,去培养孩子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吧😁成不成才是一回事儿,你努不努力就是另一回事儿了。
真是怀念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光,不论大人还是小孩,都是那么的无忧无虑!
加油吧!